Ari Aster與他的寶可噩夢與街頭殭屍

電影



Ari Aster大概是A24製片公司最有名、而且專門拍恐怖片的導演,他的《宿怨》(Hereditary, 2018)、《仲夏魘》(Midsommar, 2019)都是橫掃恐怖片影展,主流媒體討論很多的經典。

這裡我想討論票房最差勁的《寶可噩夢》《Beau is Afraid, 2023》,它不同於傳統的驚悚片,但是我對它有極高評價。下面是2023.01.17我在臉書寫的一篇評論,講電影,也講電影裡大家沒注意到一景。



#前兩天看台灣翻譯成《寶可噩夢》(爛翻譯)的《Beau is Afraid》,這部由《小丑》影帝瓦昆.菲尼克斯(Joaquin Phoenix)主演的超現實恐怖片是我喜歡的導演Ari Aster執導,他的前兩部電影《宿怨》(Heredity)與《夏日魘》(Midsommar)都堪稱cult classic

《寶可噩夢》長達近三小時,主要是拿希區考克以降的戀母+厭母情結擴張反轉再沉澱,最後落到存在焦慮(existential anxiety)的層次。

但是今天不討論這個,要說,電影一開始,男主角住在一個近乎「後啟示錄」的敗壞街上,滿街吸毒者、瘋子、躺在地上無人理會的屍體、破敗的店家、骯髒的街頭,你覺得那是電影吧?現實裡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地方。



事實,那是全盤照抄費城Kensington區街頭場景。那是美國最有名的一條殭屍藥街道。背景是美國各大城市出現新興毒品「賽拉嗪」(Xylazine),把馬匹麻醉劑加入鴉片製劑裡,會延長藥效,但引起過度嗜睡、昏迷等副作用,還會出現「持續且廣泛的」皮膚潰瘍,若是滲入感染至骨頭,嚴重者必須緊急截肢才能保命。

由於是麻醉劑,因此,服用者會出現肢體麻痺現象。這就讓我們回到電影的一景,男主角公寓停水,他必須衝出去對面超商買水喝。他拿電話本擋著門,衝出去時,大門前站著一個身體對半彎的人,那個鏡頭一閃即過,看到的人,如果不知道美國毒品現象,會不明所以。

那就是讓拜登總統,宣布全國必須警戒的賽拉嗪。那就是服用過賽拉嗪的殭屍行走現象。


一項針對美國十個城市的調查顯示,2015年賽拉嗪造成的濫藥死佔1%,到了2020年已經上升到7%。美國馬里蘭州在針對十個「交換針頭」中心(這是由民間團體或者政府出資建立的機構,鼓勵癮君子拿使用過的針頭來換乾淨針頭,避免感染致死。)所做的調查,2021-2022年,他們收集到的、注射過鴉片製劑的針頭,約80%含有賽拉嗪。可見氾濫程度。

所以,看電影,如果你有好奇心,有足夠的知識,就知道你誤以為「後啟示錄」的寓言其實是「現實」。現實與超現實的交融,正是導演挑戰你對敘事的理解與探究本質的動力。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  《驚嚇治療:為何恐怖片能夠一直進化並賺進票房》 原刊於 2025.10.24 日的《衛報》 原著: Anne Billson 翻譯:何穎怡   伴隨好萊塢喜愛的系列電影暢銷賣座,恐怖片成為電影業最後的創意堡壘,誕生了一波新世代的作者導演( auteur )...